张瑞敏:海尔收购斐雪派克志在实现颠覆性创新
Haier aims for 'disruptive innovation' after takeover of Fisher & Paykel

 
Comment(s)打印 E-mail 中国网  2012-11-12
调整字号大小:

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、首席执行官张瑞敏 [中国网]

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、首席执行官张瑞敏 [中国网]

中国网11月9日讯(记者 何珊)海尔集团近期成功收购新西兰斐雪派克电器,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、首席执行官张瑞敏在参加十八大期间向中国网记者表示,完成收购后的海尔将考虑如何在这一品牌中实现颠覆性的创新。

据报道,海尔新西兰投资控股有限公司6日宣布,海尔目前持有斐雪派克超过90%的股份,并将根据收购法规买下其余所有股份。

张瑞敏坦言收购斐雪派克是为了达到一种复合效应。他说,“在国际上购并一般是达到叠加效应,即1+1>2。 我们希望和它之间产生1+1>2的n次方的效应。”

张瑞敏表示,颠覆性创新决定于研发机构。新公司的定位将不仅仅是高端品牌的保留和发展,而是更多地利用既有300多名高端研发人员,不断产生颠覆性创新,在世界上产生引领作用。

张瑞敏介绍说,海尔在白色家电国际排名已连续三年第一位。斐雪派克创立于1934年,在新西兰、澳大利亚同时上市,是新西兰最大的家电制造商之一。2012财年总收入为10.38亿新西兰元,员工将近4000人,生产基地分布于新西兰、美国、意大利、墨西哥及泰国。 该公司的问题在于全球开拓不足,而海尔缺乏高端品牌,但全球开拓能力强,正是这样的互补性优势促成了此次收购的成功。

斐雪派克是海尔继2011年收购日本三洋后的又一大手笔,这一收购将有助于海尔在新西兰、澳大利亚以及欧美市场稳固地位。

海尔新西兰投资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、海尔白电集团总裁梁海山对此次收购评价说: “绝大多数股东认可了我们要约的价值。期待着在斐雪派克的下一发展阶段中与其合作,拓展斐雪派克和海尔进一步的合作机会,加强双方的品牌和业务。”

2011年,海尔斥资1.28亿美元收购日本三洋电机。一年之后,海尔在菲律宾、泰国等三洋工厂实现盈利,这将会给海尔对斐雪派克收购后的整合重组带来正面的示范效应。

长盛基金公司基金经理王克玉告诉中国网记者,海尔在两年内完成两次重大收购表明海尔在全球化战略上的调整,即从自由品牌开拓海外市场向直接收购海外品牌的转变。

分享到:
Send your storiesGet more from China.org.cnMobileMobileRSSRSSNewsletterNewsletter